近期,安徽省教育厅发布了《2019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根据《报告》,2019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0.41%,略高于上年水平。
201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33.92万人,其中包括研究生1.65万人、本科生16.00万人、高职专科生16.27万人。截至8月31日,全省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0.41%,其中研究生86.10%、本科生90.39%、高职专科生90.86%。
什么专业毕业后更好找工作呢?根据统计,不同学历层次体现了不同的特点。在研究生各学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排名中,工学、经济学、医学排在了前三位,教育学、哲学、农学则排名靠后。其中,工学初次就业率最高,为94.45%;农学初次就业率最低,为53.84%。
在本科毕业生中,农学、工学、哲学排在前三位,医学、经济学、法学初次就业率则排名靠后。其中,农学初次就业率最高,为92.01%;工学为91.87%。
在高职专科毕业生中,生物与化工大类、轻工纺织大类初次就业率较高;而医药卫生大类初次就业率则排在最后。其中,生物与化工大类初次就业率最高,为95.28%。
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学历层次的专业,工学类专业比较好就业。
去年我省高校毕业生都去哪里了呢?根据统计,全省77.71%的毕业生选择签约就业;11%的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其他毕业生选择了出国、出境、参军、自主创业和待就业等。
从地域来看,去年选择省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达182260人,占比68.44%,省外就业人数84062人,占比31.56%。
在省内就业的毕业生中,选择合肥就业的人数最多,占到了50.42%,其次为芜湖和阜阳等地。
在省外就业的毕业生中,去往东部地区的毕业生最多,其次为京津沪地区。
安徽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还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这份问卷调查有20.5万名毕业生参与。
根据调查问卷,在初次就职时,有近九成的毕业生期望月薪在四千元以上。调查中,学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缺乏实践经验、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和适合自己的招聘职位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