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氢能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举行。本次论坛以“绿色低碳 氢赢未来”为主题,来自国内外氢能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翘楚和企业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氢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机遇与挑战、前沿技术与创新实践,全面展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成果,引领氢能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山西作为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氢能资源丰富、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在清洁低碳的氢能供给上具有巨大潜力。山西焦炭产量全国第一,共有1.2亿吨建成焦炭产能,可副产焦炉煤气约230亿标方,全部用于制氢可年产氢气120万吨。依托资源优势,山西省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太原、大同、吕梁、长治、临汾等市氢能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山西呈现绿色能源发展的新图景。
本次论坛由山西省工信厅、吕梁市政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山西鹏飞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作为论坛主办方之一,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潘海燕介绍,近年来,山西工信系统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将氢能产业链作为十六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扎实推进,取得了三方面的阶段性成效。
产业链条加快完善。围绕氢能产业“制、储、运、加、用”全链条进行产业布局,推动集聚发展。目前,全省高纯氢产能达到4万吨年,培育了鹏飞集团、美锦能源、晋南钢铁等一批链主企业,初步构建起了涵盖制氢装备、燃料电池、整车制造等环节的产业生态。
新技术新装备相继涌现。山西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依托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科研机构,在低阶煤热解制特种燃料、绿氢耦合煤化工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特别是潞安化机研发的吉瓦级“晋华槽”碱性电解槽,直流电耗低至 4.3 千瓦时/标方,单槽产氢量达 1000 标方/小时,综合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示范应用规模持续扩大。在工业领域,推动晋南钢铁建成 1860 立方米高炉富氢喷吹示范项目,年减碳 143 万吨,为氢能冶金探索了新路径。在交通领域,建成加氢站26座,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 1200 余辆,全省氢能货车总运营里程突破2200万公里,单位成本控制在每公里3元以内,最低达2.2元,规模化替代效应逐步显现。特别是吕梁市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后,持续加强配套政策支持力度,推动鹏飞集团1万台套/年燃料电池系统生产线建成投产,为全省氢燃料电池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支撑。
潘海燕指出,当前,山西省氢能产业正处于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推广迈进的关键时期,既面临重要机遇,也面临技术、成本、市场等多方面挑战。她希望通过本次论坛,广泛汲取氢能发展的前沿思想与成功经验,为山西探索一条符合自身特色、具有竞争优势的氢能商业化规模化发展新路。
“我们诚挚期待各位专家贡献真知灼见,也热忱欢迎国内外优秀企业来晋投资兴业,共享发展机遇。作为企业的‘娘家人’省工信厅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与大家携手并肩,共同打造氢能创新高地和应用样板,为奋力谱写三晋大地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注入绿色动能。”潘海燕最后发出诚挚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