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无为市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第一季度困难人员救助民政民生工作圆满完成。
一是谋划于先,开启救助工作新里程。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度社会救助工作,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无为市准确把握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四个全面”布局变化,聚焦后脱贫时代社会救助功能定位,结合当前民政工作实践,谋实“十四五”规划,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增强兜底保障能力为目标,以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社会救助体制机制为重点,凝神聚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力争交出高质量“民生答卷”。
二是建策于优,奠定救助体系新格局。无为市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持续完善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社会救助为支撑、急难社会救助为辅助、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完善分层分类的综合救助体系,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人员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对基本生活暂时陷入困境的家庭或个人,临时遇困的生活无着人员,或受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以及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按规定给予急难社会救助。2022年第一季度共为 35273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救助资金4596.23万元;为6319名特困供养对象发放救助资金1315.23万元;为109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36.25万元,有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三是行动于快,跑出救助办理新速度。2021年1月开始全面落实低保、特困审核确认权限委托下放工作,在镇级建立党(工)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参与的社会救助联审联批制度,将低保、特困办理时限压缩到20个工作日内。有效压缩审核审批层级,提高社会救助效率和效能,为困难群众及时提供优质服务。2022年第一季度纳入城乡低保对象450人、特困供养人员71人,进一步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实现困难群体的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四是落地于实,书写救助实效新篇章。健全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动态监测、救助帮扶等机制,开展低保边缘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的认定和救助帮扶。适度扩大救助范围,将脱贫人口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按照相关规定全部纳入农村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经本人申请,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切实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2022年3月底,共有1580名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困难对象享受低保待遇,第一季度共将277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纳入低保范围。
五是督查于细,树立救助管理新标尺。加大审计力度,确保救助资金发放使用规范,杜绝侵占挪用、虚报冒领“微腐败”问题现象的发生,守护好困难群众的每一笔“救助款”、每一分“保命钱”;通过大数据比对,确保低保、特困等补助补贴对象不重复享受政策和杜绝死亡后继续享受补助补贴等突出问题;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托芜湖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提供24小时救助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确保困难人员救助民政民生工作在阳光下运行,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2022年第一季度,共出保城乡低保对象616人,终止特困供养1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