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之名,赴生态之约。10月25日下午,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省生态环境厅、省作家协会主办,市委宣传部、亭湖区委承办的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暨2025潮间带生态文学周活动在我区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主任黄国辉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省作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副主席郑焱,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尹荣尧,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卫红分别致辞。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副主任盛敏,区委书记盛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徐曼,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姚宁,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周劲,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罗时荣等出席。
黄国辉说,落户于亭湖区的中国作家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是中国作协在江苏省建立的第二个文学实践点,有利于广大作家在盐城这片丰饶宝地、文化热土上更好地感知人民的火热生活、时代的火热实践,创作更多反映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生活的优秀作品。希望亭湖借助此实践点入驻机遇,多点联动、重点突破,为新时代文学实践探索出新路径。中国作协也将加强与江苏省作协、亭湖区的联系合作,紧紧围绕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课题,共同发力、同题共答,释放更大的文学价值。希望更多的作家朋友参与到生态文学创作中来,书写生态环境变化、绿色发展道路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郑焱在致辞中说,近年来,以盐城为代表的生态文学在江苏乃至长三角地区蓬勃兴起,尤其是亭湖区先后数次承办生态文学周及生态文学采风创作活动,一大批优秀作品成为生态文学与地方实践有机融合的典范,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树立起生态文学的“亭湖样本”,展现出江苏生态文学的创作高度与思想厚度。此次潮间带生态文学周的接续举办,必将为生态文学与新大众文艺实践的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使命、展现新风貌。
尹荣尧表示,生态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精华、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作为一种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范式,它必须根植群众,服务和反映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实现与生态治理的“双向赋能”。省生态环境厅将立足现有实践基础,进一步借助中国作家新时代文学实践点的力量,支持和鼓励生态文化建设。
陈卫红表示,盐城不仅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之地,也是生态文学创作最为鲜活、最为丰富的天然素材宝库,蕴含着自然生态之美、和谐共生之美、文化交融之美。期待作家朋友们凭借生花妙笔,深入发掘盐城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故事,以文学记录时代变迁,在这里领略美丽中国的风采。
活动中,中国作协、江苏省作协与亭湖区三方共同签署了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合作协议,黄国辉、盛艳共同为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揭牌。同时,还举行了首届《雨花》生态散文双年奖颁奖仪式、长三角生态文学采风创作中心(盐城)聘任仪式以及微短剧《探秘者之花语笔记》上线仪式。
据悉,本届文学周为期4天,将围绕“湿地文心·生态艺境”主题,举行新大众文艺与生态文学座谈会、建军路文化大讲堂《文学的以人为本》讲座、“湿地三部曲”首发式、《万物有信》新书分享会等系列活动。
全国知名作家、评论家,生态文化学者,获奖作家代表等出席相关活动。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燕春,副区长刘晓华及省、市、区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