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山区市场监管局、区发展改革委联合区总工会、宝钢股份、欧冶云商、欧冶工业品、中冶检测、易碳数科在“绿色能源协同供应链脱碳发展会议”上,共同发布21项各级各类标准,深入建设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打造绿色低碳技术和标准的策源地、实践区、发布地。
标准是经济活动的技术支撑,更是规范引领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应对国际“碳壁垒”的关键手段。此次发布的21项标准覆盖国际、国家、行业、区级、团体五大标准层级,既有影响力广、具有权威性的政府类标准,又有灵活性高、先行先试的市场类标准,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标准矩阵。
立足产业,贡献绿色转型“宝山方案”
宝山区立足坚实的产业基础,积极参与国家绿色低碳标准体系构建,在标准制定活动中除聚焦钢铁生产本身,还延伸至上游耐火材料、铁合金、焦化及新兴的氢能等关键原材料和能源领域。标准内容涵盖碳足迹核算、碳信息公开、碳管理核查等,回应绿色低碳转型需求,助推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协同管理,为企业应对ESG投资和披露要求提供支撑。此次发布的标准中还有区总工会、区发展改革委围绕绿色技术竞赛制定的区级标准,将为激发绿色活力,促进绿色技术成果筛选、转化、应用场景落地提供制度保障。
宝钢股份已率先将牵头制定的碳足迹等标准纳入自身碳管理体系,加强标准的实践与应用。制造管理部负责人介绍,此次发布的标准中有两项由该企业主导的《温室气体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团体标准已申报升级为国家标准,后续企业将持续推进相关标准研制,不断完善钢铁全生命周期碳管控标准体系。一直以来,企业还积极参与了国际标准交流与合作,委派技术专家深度参与ISO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绿色低碳领域相关工作,促进国内标准与国际方法的有效衔接,助力提升中国钢铁在国际标准制定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
易碳数科则从数字化角度推动标准落地。作为双碳领域工具与碳数据库提供商,创新采用“标准工具化”模式,将复杂的标准文本集成到数字化工具中,用户只需勾选相应标准,即可输出基于该标准的专业模型与报告。“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标准应用效率,也推动了我们的工具与国际主流软件工具的互认合作,真正实现了标准的国际互通互认。”易碳数科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搭建平台,培育标准创新丰沃土壤
除标准制定,宝山区从组织建设、平台搭建等多维度全面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化工作。积极承办ESG国际标准化大会,为企业开展ESG治理提供指引。筹建新型标准化组织,目前已有2家绿色低碳领域市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落户宝山:欧冶云商牵头承担的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标准创新基地将重点推进EPD碳平台标准化建设,中冶检测牵头承担的绿色建筑标准创新基地将以标准链建设助推产业链发展。指导创建上海市标准化试点项目,欧冶工业品承担的“工业品碳足迹评估服务上海市标准化试点项目”将着力构建产品碳足迹评估管理体系,易碳数科承担的“重点工业行业产品碳足迹云计算SaaS服务上海市标准化试点项目”正在开展产品碳足迹/环境足迹量化的核算方法、核算流程与核算功能标准规范化研究。对接城市可持续发展技术委员会(ISO/TC268/TG4,城市ESG工作组)、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地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相关标准化组织,为企业搭建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平台。
下一步,宝山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联合相关产业部门,秉持“务实前瞻、协同创新”的原则,引导更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将其实践经验与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为标准,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建设筑牢标准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