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船舶制造 > 图片新闻
上海前8个月船舶出口激增120%,硬实力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25-10-20  来源:界面新闻  

  10月10日,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与万华化学合资公司AW Shipping向中船集团江南造船订购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VLEC)“GAS MINJIANG”签字交付。这艘总长230米的巨轮由江南造船在上海建造,适用于运输乙烷、乙烯和LPG等多种液化气体。她成为上海造船业加速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的最新案例。

上海前8个月船舶出口激增120%,硬实力从何而来?

  界面新闻记者获悉,2025年前8个月,上海船舶出口额达到180.5亿元,同比激增1.2倍,直接拉动全市出口增长0.8个百分点。

  上海造船业何以在全球市场持续开疆拓土?江南造船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核心在于“船位、船价、船期”的综合优势,叠加“谱系全、技术优”的产品竞争力。

  VLEC是高端液化气体运输船的典型代表,其核心难点在于液货围护系统,这是一项曾被日韩船企牢牢掌控的“卡脖子”技术。

  面对技术封锁与市场竞争,江南造船另辟蹊径,自主研发B型舱液货围护系统,不仅实现技术超越,更凭借这一硬实力斩获43艘船的订单,拿下全球超80%的市场份额,彻底改写了VLEC领域的国际竞争版图。

  这样的突破并非孤例,上海多家船企近期同样频传捷报。

  今年7月,沪东中华为卡塔尔能源项目交付的第6艘17.4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阿尔玛哈比耶”号,使其LNG船累计交付量达51艘。今年9月,外高桥造船为意大利GRIMALDI公司建造的9000车位汽车运输船“GRANDE AUCKLAND”轮也签字交付。

  上海造船业已完成订单结构升级,以从散货船、油轮为主的,转型为高附加值船型的全覆盖。

  外高桥造船副总经理徐沙表示,如今该公司产品矩阵涵盖大型邮轮、中大型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等,技术参数与韩国等传统造船强国差距大幅缩小,部分指标已实现全球领跑。

  绿色智能转型也成为上海造船业增长新引擎。

  外高桥造船船舶燃料已从传统柴油向甲醇、氨燃料等多元清洁燃料转换,新接及在手订单中,环保型船舶占比超九成。其自主研发的SWS-TIME数字化造船平台推动管理全流程向信息化、智能化升级,技术的迭代不仅满足了国际环保法规要求,也让中国船企在国际市场中掌握了定价主动权。

  以载重吨计,中国造船业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均超全球50%,持续领跑行业,但挑战也接踵而至。

  10月3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公告,确定自10月14日起,对进入美国港口的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用,以此打压中国造船企业。此外,全球船市火爆背景下,国际船企的"抢逼围"竞争加剧。

  对此,胡可一强调,中国造船业的韧性在于以效率破局。通过智能化手段提升劳动生产率,通过缩短交付周期增强客户黏性,更重要的是,产能扩张始终依托技术升级而非简单扩产。

  江南造船等龙头企业正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快速迭代。外高桥造船则依托数字化平台优化流程,将高效交付融入生产全链条。

  胡可一提醒,中国造船业应始终保持清醒,造船业有周期波动先例,要以技术和效率提升为破局关键。“未来需紧扣绿色化、智能化趋势,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以技术创新、效率打造产品优势。”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上一条: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成都开幕 将举办80余场赛事及配套活动
下一条:年中纺织产业的淡季 纺织企业却正迎来三大“好事”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21-58880127
  • 传  真:+86-021-5888012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