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市卫健局获悉,截至10月10日,我市首批定向培养的48名基层卫生人才已全部完成规范化培训,分赴陶朱、暨南、浣东、大唐、枫桥、牌头、店口等镇(街)卫生院及部分重点村(社)卫生服务站报到。这批平均年龄24岁的“新面孔”,带着专业知识与服务热情扎根乡土,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注入新鲜血液。
在暨阳街道赵家埠社区卫生服务站,“00后”医生蒋民巨的身影格外忙碌。他熟练地为居民测量血压、细致询问病史,面对老人提出的用药疑问,更是耐心解答,直到对方完全理解。“基层没有惊天动地的抢救,但每一次细致问诊、每一回健康指导,都是在为居民筑牢健康‘第一道防线’。”蒋民巨说,他已快速适应基层全科医疗的工作节奏,“能帮乡亲们解决实际健康问题,特别有成就感。”
同样怀揣着服务乡土初心的,还有赵家镇上京村卫生室的大学生“村医”应泽奇。“好医生的价值,不只在无影灯下创造生命奇迹,更在于用日复一日的守护,为群众健康护航。”应泽奇感慨道,回到家乡从事基层医疗工作,让他重新理解了“医者仁心”的意义,他将发挥专业所长,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
据了解,这批人员的顺利到岗,源于我市在2020年启动的基层医疗人才定向培育计划。针对基层医疗人才短缺、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升等现状,我市联合温州医科大学、绍兴文理学院、杭州医学院等优质医学院校,量身定制了临床医学、儿科学等贴合基层医疗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已招录大专及本科层次定向委培基层卫生人才290人。在为期3至5年的培养过程中,这些有志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年轻人才不仅在高校系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深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等三甲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开展临床实践,熟悉基层常见疾病诊疗、慢性病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流程,实现了“在校学习”与“上岗实践”的无缝衔接。
为帮助这批年轻人才快速“站稳脚跟”,市卫健局还推出了“导师帮带”机制——为每位新人配备经验丰富的乡镇卫生院骨干医生作为指导老师,帮助他们应对复杂病例,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同时,定期组织线上线下专业培训、跨区域交流活动,助力其快速成长为基层医疗“生力军”。
“基层是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这些年轻人是打通这‘一公里’的关键力量。”市卫生健康局党建室主任何志锋介绍,下一步,将继续优化培养方案,同时建立健全后续培训、考核激励、职业发展等长效机制,为他们搭建广阔的成长平台,吸引更多优秀青年扎根基层、服务基层,不断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推进“健康诸暨”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