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秋风送爽,来自莱茵河畔的学者们踏上了探寻中华文明源流的旅程。10月8日,德国阿兰努斯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校长托马斯·马什克率领考察团,走进缙云仙都黄帝祠宇与河阳古民居,开启了一场沉浸式中华文化深度体验。这不仅是一次文化考察,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
踏入仙都,满目苍翠扑面而来。古藤缠绕虬枝,蝉鸣此起彼伏,瞬间将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带入一个山水秘境。沿着鼎湖峰脚下的步道,远眺碧水倒映巍峨鼎湖峰,德国学者们在黄帝传说的讲述中,感受着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的五千年历史脉搏。“天下第一峰”前,快门声此起彼伏,记录下这场跨越万里的文化相遇。
黄帝祠宇前,《轩辕赞》祭祀表演的庄严肃穆让德国学者屏息凝神。当浑厚的钟声响起,他们轮流执起红绸包裹的木槌,在撞击声中触摸中华文明的古老韵律。祠宇之内,瞻仰黄帝像、观览功绩图、探访“姓氏树”,德国学者在“炎黄子孙”的文化根系中,读懂了中华文明代代相传的密码。
“这些活态传承的文化传统,为我们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独特的钥匙!”托马斯·马什克校长的感慨,道出了所有考察团成员的心声。
品味缙云烧饼与黄茶的过程,更像是一场味蕾的文化之旅。茶香袅袅,饼香浓郁,在氤氲热气中,德国学者品尝的不仅是地方风味,更是缙云独特的人文温度。这一茶一饼,成为了连接中西文化的味觉桥梁。
步入河阳古民居,白墙黛瓦的明清建筑在阳光下舒展着优雅的马头墙轮廓。青石板路上,学者们驻足流连,用镜头记录这座活着的古村落。八士门街的独角台场,七旬老艺人以一人之力奏响“十八般”乐器的场景,让跨越语言障碍的文化共鸣在这一刻绽放。
这场由丽水学院精心策划的文化之旅,其意义远超寻常考察。正如活动组织者所言:“我们希望通过深度文化探访,让国际学者既对轩辕黄帝产生感性认知,更能理性理解黄帝文化作为中华文明源头的重要地位。”
当西方学者遇见东方文明始祖,当现代学术目光投向千年文化传承,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已然超越了文化差异,直抵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家园。德国学者们带走的,不仅是对仙都秀山丽水的记忆,更是对中华文明何以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深刻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