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全市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市委书记方存好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海洋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政,市政协主席谢杰,市委副书记曾令举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镇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县域经济的底部基础,发展壮大镇域经济具有巨大确定性。去年以来,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镇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全市上下务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全力参与外部市场资源配置,坚持以自身工作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不确定性,不断巩固拓展宜宾经济社会发展昂扬态势。要准确把握未来乡镇发展趋势,增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产业为先导、以适度聚居为方向”镇域经济发展总体思路,正视问题、保持定力,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坚持“心中有图”,通过对标中国式现代化未来发展导向、高水平编制能落地实施的乡镇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培育壮大富民产业、进一步增强乡镇发展动力,高水平规划建设乡村聚居点、以良好生活环境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等举措,不断推动镇域经济实现更大更高质量发展,助力更多乡镇加速向现代化乡镇转型迈进。
会议强调,要认真梳理成绩和问题,坚定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以高质量规划绘就镇域经济新蓝图,坚持以一二三产融合联动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和美乡村建设擦亮民生幸福底色,镇域经济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7个镇入围省级百强中心镇。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看到我市镇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我们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规划方面加强工作统筹、强化规划引领地位,在产业方面注重分类施策、突出产业先导作用,在适度聚居方面尽快彰显综合价值、提升吸引力,全力推动镇域经济实现更大发展、更高跨越。
会议强调,要加强工作统筹,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明确发展规划责任体系,县(区)党委、政府是审定乡镇发展规划的责任主体,要进一步统筹全县各类项目资源,推动乡镇发展规划与项目策划相匹配;乡镇是编制和实施规划的责任主体,要摸清家底、心中有数,与设计单位一道共同推动规划编制切合实际,符合未来发展方向;设计单位要加强会商沟通,既体现规划的专业性,确保能落地可实施,又让群众看得懂,发挥规划凝聚共识调动积极性的作用。注重规划可落地性,对于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项目,既要坚持量力而行、补齐短板,又要坚持先易后难、争取尽快见效;对于产业类项目,要加强市场主体沟通,确定好一二三产融合和农文旅项目的规模和范围,结合当地实际生成项目施工图,确保产业项目真正落地实施。统筹推进线性工程实施,市级部门牵头做好大规划,确保大的路网、水网、电网畅通到位;县(区)、乡镇在大规划指导下,精打细算做好专项规划,有计划、分步骤组织道路管网建设。
会议强调,要注重分类施策,突出产业先导作用。各县(区)党委加强指导、明确方向,推动不同类型乡镇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针对拥有较好农业基础的乡镇,要重点突出“面”,通过科学调整确定农业品类,加快推进土地连片成块打造,持续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对接城市生活性、工业领域生产性“两类需求”,引导生成农业规模化种植养殖项目,带动适度规模化经营提质扩面。针对适合培育壮大工业的乡镇,要重点突出“线”,通过强化就业导向、持续做好招商引资、加强要素保障支撑等举措,在产业布局上串珠成链构筑产业生态和比较优势;在空间上沿城市发展轴和交通主干道进行工业布局培育,推动实现更好发展。针对具备发展文旅商贸业潜力的乡镇,要重点突出“点”,加强文旅资源识别和开发,积极策划举办文化节、民俗展演、主题赛事等特色文旅活动,高质量打造一批农文旅基地;围绕种植养殖规模优势,培育打造专业市场,加快形成服务本地、衔接城乡、辐射周边的业态布局。针对资源匮乏的乡镇,要重点发展劳务经济,组织劳动力外出务工或就近就业。
针对偏远山区乡镇,要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养殖等特色农业。同时,注重与周边乡镇建立产业合作机制,形成区域产业发展合力。
会议强调,要彰显综合价值,提升适度聚居吸引力。重点将聚居点建设与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结合起来,注重在能够带来就业、提高房屋效益的点位规划布局聚居点,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人气商气,不断引导乡村群众向聚居点集中。强化聚居点基层治理,健全长效管护机制,结合和美乡村文化节等,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让聚居点真正成为群众的幸福家园。注重控制建设成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强化精打细算,以更低成本推进农业人口实现就地城镇化。
会议强调,要切实加强党的领导,更好凝聚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市级层面要强化统筹指导,充分发挥市级部门在推动镇域经济发展中的统筹作用,进一步健全责任落实、组织推动、考核评价等机制,各司其职,合力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县(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强化工作调度,确保每年都有新进展。各乡(镇)要抓好落地落实,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找准主攻方向,抓好产业发展、资金项目落地、重点任务落实;大力实施“新农人”培育集聚计划、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提质强能行动计划等,以发展实绩体现担当作为。
会议要求,要认真总结评估,进一步提高认识抓落实,通过全面梳理和复盘,把成效总结好、把问题找准、把原因分析透、把对策制定好,为做好下一步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坚持因地制宜,进一步细化举措抓落实,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则旅、宜商则商,推动镇域经济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作保障,进一步协同联动抓落实,形成明责、履责、督责、问责的完整闭环,确保各项工作环环相扣、落地落实。
大会还通报了全市镇域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及监测情况,以及镇域经济发展实绩突出乡镇;南溪区、江安县、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汇报了相关工作情况;三江新区宋家镇、翠屏区白花镇、高县庆岭镇、兴文县僰王山镇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刘晓卫、郑雷、薛庆、雷涛、毕胜、韩斌、刘乃贵、陈光宇等市领导在主会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