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广安市东西部协作生态肉鸡养殖共富示范基地,自动化设备正有序运行,工作人员通过手机远程监控生长环境。“通过东西部协作,我们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收入也稳步增长。”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说。2025年上半年,该基地出栏肉鸡14万余只,产值近1500万元,效益超200万元,带动村民务工约1500人次,成为东西部协作助推产业升级的典范。
近年来,在浙川东西部协作框架下,湖州市南浔区立足对口地区特色养殖业发展,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肉鸡养殖产业为突破口,通过精准施策破解发展痛点,推动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转型,实现“量质效”全面跃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为了夯实产业基础,南浔区引入精细化养殖标准,在示范基地推行“音乐干预”“营养套餐”等多项创新举措,缓解鸡群应激反应,确保营养摄入科学合理。数据显示,肉鸡平均增重率提高5%,优质肉鸡占比提升至60%,优质肉鸡售价每斤较普通产品高1至2元,年增收益超50万元,成功实现了从“量”到“质”的转变。
南浔区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浔、广安两地全力打造智能化养殖基地,构建全流程自动化养殖体系。在示范基地引入智能投喂、智能消毒、智能温湿度调节等系统,保障基地内肉鸡始终处于最佳生长条件。通过引入智能化系统,人工成本降低70%,年出栏量从20万只增至29万只,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产业链内部利益分配方面,南浔、广安两地创新构建“公司+业主+农户”的运营体系,实现了多方资源的高效整合。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程提供优质鸡苗、专用饲料及专业技术支持,并负责包销兜底;业主通过承包鸡棚负责日常管理;农户就近参与养殖务工以获得稳定工资收入。在该模式下,各方利益获得充分保障,形成了“企业稳销路、业主稳收益、集体稳增收”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示范基地大力推行绿色循环模式,利用生物发酵技术将鸡粪转化为高效有机肥料,直接供应周边农田用于蔬菜、水果种植。目前,基地年处理鸡粪超千吨,覆盖周边数百亩农田,使当地化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农业生产成本降低20%。
东西部协作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如今,浙川东西部协作“养殖—粪污—种植”的循环产业链逐渐完善,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为产业可持续发展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