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镇江 > 文字新闻
前7个月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长20.3%
发布时间:2025-08-21  来源:丹阳日报  发布开发区:江苏丹阳经济开发区

  8月18日从海关获悉,今年1~7月,我市外贸延续稳中向好态势,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182.3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较上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66.1亿元,同比增长19.8%;进口16.2亿元,同比增长25%。7月单月全市外贸增速进一步加快,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同比增长21.6%、23%、7.4%,其中出口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上升背景下,丹阳外贸韧性凸显,结构优化与动能转换成效显著。

  从贸易结构来看,一般贸易主导作用增强。前7个月,我市一般贸易进出口173.6亿元,同比增长18.8%,占全市贸易进出口总值高达95.2%。保税物流爆发式增长8905.1%,保税物流进出口达4.1亿元,反映跨境贸易新业态加速落地。同期,加工贸易持续收缩。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4.5亿元,同比下降13.2%。

  从贸易市场看,前7个月,欧盟为我市第一大贸易市场,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9.2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市外贸总值的16%。东盟为第二大贸易市场,进出口总值为28.8亿元,同比增长37.2%。美国为第三大贸易市场,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8.4亿元,同比下降13.1%。同期,我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共79.5亿元,同比增长49.1%。

  从经营主体看,民营企业主力地位持续巩固。前7个月,我市民营企业进出口117.5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110.2亿元,同比增长21.3%,但进口大幅下滑至7.3亿元,同比下降69.4%。同期,外资企业稳健增长,外资企业进出口64.8亿元,同比增长14.8%。

  从外贸产品看,产品升级提速,机电产品领涨。前7个月,全市有5类产品增速超100%。其中,功率<200马力联合收割机同比增长179.6%,棉花采摘机同比增长1994.2%,履带式拖拉机同比增长837.3%,联合收割机用零件同比增长403.1%,手提式电动钻同比增长1369%。从全市进出口2837类商品分析,12类产业中有10类出口实现增长,其中,汽车零部件、眼镜及视光学、高端装备制造、大家居、大健康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9.0%、6.3%、158.2%、9.8%、22.4%。

  从区域看,我市各镇(区)发展均衡。12个镇(区)中11个实现出口增长。其中,开发区、丹北、司徒、高新区、界牌等外贸重点镇(区)的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8.7%、25.4%、2.2%、44%、13.7%,尤其是8家新兴企业出口贡献显著。

  今年以来,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上升背景下,丹阳外贸向上向好之“势”从何而来?“当前全市外贸进出口增速进一步加快这一成绩的取得,是政策赋能、产业升级、市场多元化等多重因素协同发力的结果。”海关相关负责人说,在政策效能释放上,稳外贸政策降低了企业成本,全市1808家有实绩民企数量增长15.8%。在市场多元化突破上,我市对东盟、“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高速增长,有效对冲对美贸易下滑风险。在产业升级成效上,高端装备、机电产品技术竞争力提升推动出口附加值增长,全市前50类商品中76%品类实现正增长。

  然而,我市外贸仍面临着外部不确定性、结构性问题等现实困难。“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反复,叠加三季度传统淡季,出口增速或承压。丹阳对美贸易占比仍达15.6%,其市场波动将直接影响全局。”该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加工贸易持续萎缩,民企进口锐减,前7个月我市民营企业进口同比下降69.4%,反映中间品供给链脆弱性。12类产业中仍有五金工具及金属加工、化工制品2类出口负增长,需警惕局部短板。

  为此,海关建议我市积极建立“美国关税预警制度”,引导企业拓展RCEP成员国订单,尤其东盟高增长市场。深化产业链韧性,针对高端装备、汽车零部件等优势产业,打造本地化配套集群,同时帮扶新锐企业,扩大“琦瑞科技”等新生力量规模。拓展市场多元化,借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在沿线国家设立丹阳产品营销中心,鼓励眼镜、大家居等传统产业开发适销新兴市场产品。

上一条:镇江经开区召开党工委会议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21-58880127
  • 传  真:+86-021-5888012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