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金山扎实推进65项重大工程项目、10项民心工程实事项目。目前,新建山阳消防站、一郎合金产业化项目、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医学中心项目等正持续推进,持续向“质”攀高,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近日,记者在山阳镇亭卫南路附近的新建山阳消防站项目施工现场看到,两栋楼的主体已完成外立面施工,综合训练楼也已完成结构建设,消防模拟设施正进行设备安装。据现场施工负责人曹玉冲介绍,项目于2023年1月开工,目前整体进展已达96%。曹玉冲表示:“目前剩余工程主要是室外场地与道路施工,以及绿化工程和综合训练楼的消防模拟训练设施安装,预计于7月10日左右基本完成。”
该项目位于金山区山阳镇,东至厂房、南至老龙泉港、西至亭卫南路、北至浦卫公路,总用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级消防站、战勤保障基地及区域训练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金山区规模最大的消防站。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打造的综合训练楼集训练平台、训练塔、烟热训练系统于一体,可高度还原火灾场景,满足高强度搜救训练需求。
项目总监王孝敏介绍:“此次建设的综合训练楼设置了6个模拟火灾场景,并在三楼配备了一套大型烟热训练系统。该系统通过构建高温浓烟的密闭空间及障碍设施,模拟真实火场的搜救与逃生训练环境。”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填补山阳镇及周边区域消防站点布局空白,显著缓解山阳镇辖区、周边区域以及重点产业园区的消防安全压力。
与此同时,位于枫泾镇的一郎合金产业化项目建设也在快马加鞭地推进。该项目总投资达11.3亿元,计划建设包括研发办公楼和两座大型库房在内的智能化绿色工业基地,并启动年产2万吨的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及高端特种合金项目。项目自2023年10月开工,目前已完成50%的总工程量。
项目负责人洪见明介绍:“目前办公楼钢结构吊装已完成50%;一号库方面,北区吊装工程已100%完成,南区进度已达70%;二号库主结构A到U组吊装工作已全部完成,项目现已进入断水阶段,正在进行屋面系统和围护结构的施工。”
作为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基础材料,合金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直接关系到工业转型升级的进程。此次项目建设面临着极高的技术要求,任何细微偏差都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指标。洪见明告诉记者,“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我们对精度控制要求极高。以长度10米左右的构件为例,允许偏差仅2毫米。这样的精度标准在业内属于较高难度,因此我们专门组建了技术指导团队,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除硬件设施建设外,该项目还将设立新材料技术研究院,通过引进国内外顶尖专家团队,重点突破航空发动机、核电装备、精细化工等高端领域的合金材料 “卡脖子” 技术。同时,打造智能化黑灯工厂,建设具有示范性的无缝管智能生产线,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程不落地生产,更大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追溯能力,为航空航天核心部件等高端领域提供了更可靠的原材料保障。
项目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司周祥表示:“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产2万吨的产能规模,预计年产值可达80至100亿元。项目投运后将显著提升高端特种合金材料的国产化替代水平,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和深海工程等领域应用的关键合金材料,将实现更大程度的自主供应。”
今年以来,我区统筹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和民心工程实事项目,截至6月底,重大工程中已有15项新开工建设、8项完工、10项处于前期阶段;实事项目中9项已启动实施。当前,随着各项目陆续进入竣工收尾或建设提速阶段,全区正以“项目落地”为牵引,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