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金融商贸 > 文字新闻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银行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专家建议立法执法司法等多部门合力推进金融法治建设
发布时间:2024-05-17  来源:法治日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持续完善“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及时开展评估检查,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走偏等问题予以纠正。金融监管总局将适时对各监管局和银行保险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评价,推动相关工作取得实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实做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共20条,分别从总体要求、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银行保险机构职能优势、完善银行保险机构组织管理体系、做好监管支持五个方面对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提出了明确要求,进行了系统部署。

  “金融‘五篇大文章’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明确了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为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方向。”对于《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如是介绍。

  从主要目标来看,《指导意见》提出,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相关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产品更加丰富,服务可得性、覆盖面、满意度大幅提升,有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关监管制度和配套机制进一步健全,评价体系更加健全有效,政策协同性不断增强。

  在仲裁法学研究会金融仲裁专委会主任、北京信用学会金融委联席主任卜祥瑞看来,长期以来,个别金融机构片面追求经营规模,对部分行业或企业过度授信,对贷款安全形成了不良影响。中小金融机构数量盲目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金融同业的过度竞争,加大企业融资成本。还有金融机构偏离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天职,过度追求利润,一些质效不符收费等过度服务备受诟病。

  卜祥瑞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指导意见》正视了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提出了指导意见,对于未来一个时期银行保险业的稳健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也认为,《指导意见》是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着力解决金融工作卡点堵点痛点难点的重要举措。从具体内容上看,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上述双碳目标最根本的是需要科技推动,而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金融支持。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把握好四项原则,即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坚持市场主导、惠企利民,坚持守正创新、风险可控,坚持系统观念、形成合力。”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说,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结合自身定位和优势,针对性优化“五篇大文章”发展战略。鼓励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发挥示范效应。

  《指导意见》第二部分为优化“五篇大文章”金融产品和服务,分别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指导意见》要求聚焦卡点堵点提升科技金融质效,结合科技型企业发展规律和特点,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聚焦“双碳”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积极支持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聚焦痛点难点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公平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持续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积极服务乡村全面振兴;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加大对健康产业、养老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聚焦效能和安全促进数字金融发展,积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健全适应数字化时代的金融监管体系。

  “《指导意见》提出的上述要求,聚焦对应的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五篇大文章’的决策部署,也是发展金融业新质生产力、改善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能力的重要举措。”卜祥瑞说。

  卜祥瑞进一步解释道,科技金融在金融业内体现能力不容置疑,但其卡点堵点是如何着力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的能力。绿色金融倡导多年,但是金融机构为特定行业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防灾可以选择的产品及服务仍然不足,甚至还存在部分企业因自身条件不足而求贷无门的现象。普惠金融不仅涉及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户融资诉求,也涉及如何在金融服务上平等对待问题。

  比如,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或融资出现问题,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被追究违法发放贷款罪、违规出具金融票证罪的现象比较普遍,如何解决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对这些主体愿贷、能贷、敢贷还存在的一些政策和法律问题?养老金融是夕阳下的朝阳产业,聚焦养老金融,首先要解决老年人如何享有金融产品和服务,但是很多金融机构对超过60岁退休人员办理信用卡、投资理财或者注册手机银行都作了种种限制,投资人的适当性义务因为投资者年龄和防范诈骗而异化。数字金融是近年来的行业新课题,金融业数字化不仅要求金融机构提升数据相关工作安全,还要通过数字金融提高金融监管的效能,探索通过金融大数据防控金融机构违章违规违法经营问题,建立健全金融行业监管特定数据与政府部门、司法机关数据安全交互,可进一步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贡献力量。

  “‘五篇大文章’并非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独立板块,他们之间聚焦乃至布局发展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卜祥瑞进一步举例道,比如我国北方部分地区供热企业已经尝试数字化转型,建立了供热全业务链数字化运营平台,金融机构完全可以结合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为类似数字化企业打造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围绕“五篇大文章”,对于金融监管总局下一步重点要开展的工作,上述负责人表示,首先,金融监管总局将持续完善“五篇大文章”政策体系,制定相关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统计制度。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及时开展评估检查,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执行走偏等问题予以纠正。金融监管总局将适时对各监管局和银行保险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工作情况进行督导评价,推动相关工作取得实效。

  其次,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健全风险分担机制,畅通押品处置渠道。推动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支持地方政府建立完善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各领域信息,与银行保险机构充分共享。

  严厉打击以“五篇大文章”为名开展的违法违规和金融犯罪活动。加强监测预警,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提高早防早治、精准处置能力。鼓励群众举报线索,努力形成群防群治良好局面。

  最后,上述负责人强调,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结合自身经济金融发展需要,针对性地开展“五篇大文章”试点示范。各级监管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组织银行保险机构沟通交流,及时总结良好做法和意见建议。加大对良好经验的宣传力度,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卜祥瑞建议,做好“五篇大文章”,客观上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在深刻把握金融本质的同时,深刻把握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要求。立法、执法、司法等多部门应合力推进金融法治建设,及时处理好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等所涉及的客户投诉、非法集资、违法放贷与骗贷等问题,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上一条:弘扬传统文化 助力惠州发展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