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上海市政府举行第30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此次获颁证书的2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5家研发中心中,分别有11家和2家来自浦东,继续显示出浦东对外开放的决心力度,以及不断增强的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配置能力。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一方面持续推进高能级地区总部扎根上海,另一方面积极支持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及开放式创新平台,积极参与科创中心建设。此次获颁证书的22家地区总部中,10家为大中华区及亚太区高等级总部;5家研发中心中,有3家全球研发中心、1家亚太研发中心。
来自浦东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为医科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汉庭星空(上海)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泰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机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欧励隆(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瑞庭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不二越(中国)有限公司、迪卡侬(上海)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美商运安(上海)有限公司、创菱(上海)管理有限公司、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这其中,既有像苹果这样的世界500强企业,也有不少细分领域的行业领先企业,如综合体育用品零售商之一“迪卡侬”、化肥及化肥原料的贸易商“美商运安”、特种炭黑供应商“欧励隆”等。
来自浦东的研发中心则为霍尼韦尔汽车零部件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劲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始终把吸引外商投资、发展总部经济放在对外开放的突出位置,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上海这片热土上投资兴业、茁壮成长,见证、参与、推动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成长和发展,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支撑、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和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力量。
截至去年底,上海累计引进外资项目9.7万个,合同外资4712亿美元,实到外资2404亿美元;累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670家,其中亚太区总部88家,吸引外资研发中心441家,其中亚太区以上研发中心65家。全市外资企业以仅占全市2%左右的企业数量,创造了全市1/4左右的GDP、1/3左右的税收、2/3左右的外贸进出口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今年一季度,上海吸引外资和总部经济继续飘红,新设外资项目、合同吸收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实现“三增长”,分别增长43.4%、33.7%和20.3%;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家、外资研发中心5家。这些充分表明跨国公司长期看好上海的投资意愿没有改变,上海仍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热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