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长者食堂,对不少老年人来说,就是一日三餐的保障。在浦东各个街镇,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生活逐渐恢复正常,老人们期盼已久的长者食堂也正逐渐恢复开放。虽然还不能提供堂食服务,但“熟悉”的味道已经回归。
“爷叔,请扫一下场所码……”6月21日中午10点30分,洋泾街道桃林社区长者食堂外,守在门口的工作人员提醒着现场的老人做好相应的防疫措施。长者食堂入口两侧都张贴了场所码和防疫须知,一扇新安装的自动测温门监测着进出人员的体温是否正常。
家住不远的张宝兴当天专程前来“采购”。扫码确认后,他进门挑选了好几道中意的菜式打包带走。“红烧鸡块、炒鸡蛋、油焖茄子,这里的菜很合我口味,而且价格也合理。虽然还不能堂食,但打包回去也不错,一天两顿饭就解决了。”
吴金妹同样住在距离长者食堂不远的桃二小区。疫情期间,各类餐食购买不易,经常需要依靠团购,这让年龄稍长的吴金妹有点不习惯。如今,长者食堂开放了,她也在第一时间来这里购买。“以前一直来这里买,中午没菜就买两个回去,省时省力。”她说。
洋泾街道桃林社区长者食堂店长周二宝告诉记者,长者食堂在疫情期间暂停营业,直到6月3日才恢复开放。目前,长者食堂每天会提供50多种菜品,荤素搭配适当,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选择。据介绍,长者食堂提供一日三餐,相比午餐和晚餐,早餐更受青睐,手工制作的包子、生煎等,都是老人喜欢的。而由于还不能堂食,食堂还贴心地为老人们准备了生的大小馄饨等,“不少老人喜欢买一两盒回去,简单烧一下就好。”而针对没有手机或不会使用手机的老年人,或者是无法提供72小时核酸证明的老人,长者食堂的工作人员也会提供人性化服务,帮助他们代买饭菜。
相比平时的每天七八百“客流”,目前长者食堂每天的客流在100多人次。工作人员除了精心准备各类菜肴,也会做好相应的清洁和消杀。“基本上是每餐结束后,都会对场所、餐具等进行清洁消杀。”周二宝说。洋泾街道社区服务办工作人员唐佩蓉告诉记者,在长者食堂恢复营业前,街道已经在5月底请专业消杀公司对食堂进行了全面的消杀,做好了恢复营业的准备。“目前,我们也随时关注食堂的防疫举措,按照上级防疫要求,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每天做核酸检测,确保防疫安全。”她说。
做好为老助餐,是新区为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浦东新区养老服务和社会福利事务中心副主任于明介绍,本轮疫情期间,新区民政部门针对有刚需的老人助餐工作从未间断。而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目前,在新区民政部门的指导下,各街镇的社区长者食堂、助餐点等也在逐步恢复营业,满足更多老年群体的就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