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8岁的刘孝东是上海新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项目主管,也是新场镇第17小组疫情防控突击队队员。自4月1日来,他在石笋居民区参加抗疫服务,不仅主动完善居民配药需求清单,还热心帮居民解燃眉之急,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孝东弟弟”。
刘孝东主要负责医疗保障,每天与居委会对接,为小区居民取药配药。刚开始拿到手的配药需求信息常常缺这少那,几乎都得一一电话追问补齐全。于是,他梳理出居民必须提供的核心信息清单,还线上线下“培训”各组联络员,有效减少了反复核实消耗的时间。
小区老人多,用药需求多,多的时候每天有十几户需配药。每天上午收齐信息,中午送到居委会登记统一配药,再取回已配药物,回来立即和其他队员上门发放。这些都成为了刘孝东的日常。
每次派发物资到居委,刘孝东就会积极主动地和小区爱心车主严正华师傅以及物资组队员过去接货。除了接收物资,居民家中有人住院手术康复要接回……五花八门的刚性需求经常突如其来,他不厌其烦地一个个对接居民,一趟趟跑居委会办通行证明。为减少居民外出,刘孝东把居委会开具通行证明的最新要求弄清楚,把这些活统统揽下来。时间一长,凡是有需要到居委会办理的服务事项,大家都习惯找“孝东弟弟”。
“这样暖心的称呼,让我这个新上海人感到别样亲情。”刘孝东说。
4月29日下午,刚回小区上门分发好居民配的药品,刘孝东接到团队杨薇薇大姐电话,说一居民突然“胃疼”,需前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他一看时间发现门诊下班在即,立即和杨大姐合计,赶紧联系附近药店李药师,通过电话问诊给病人开了些药品,其家人也考虑先看服药效果,第二天上午再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不到20分钟,药品送达,他和杨大姐即刻送上门。
同时,大家也在做两手准备,杨大姐又找到团队唐琼书记商量,万一服后不见效,现填危重疾病就医表肯定来不及,要做好联系120的准备。唐书记提出,很可能120急救车需排队,需要同步摸清急诊流程。在等待该居民服药效果的同时,他和杨大姐一刻没停为其准备就医装备——N95口罩、面屏、抗原等。
半小时过去,病人疼痛未缓解,身体开始冒虚汗,其家人接受杨大姐建议,立即拨打了120。同时,他们迅速联系石笋居委会书记徐立力,对方立即表示“特事特办!我们马上写情况说明,开具通行证,让刘孝东立刻来取,请病人家属拿到通行证就动身!”
“徐书记的快速反应给我上了生动一课,什么叫‘担当’。”刘孝东说,他到了居委会后发现,对方不仅为病人准备了去曙光医院东院和浦东人民医院两套方案的通行证明,还考虑到病人就诊回来很可能已是翌日凌晨,特地将有效时间延长至2天。每个环节无缝衔接,终于使病人当晚及时就医。第二天清晨,病人因急性阑尾炎在浦东人民医院顺利手术。
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刘孝东积极要求进步。几天前,他郑重向临时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随时接受组织考验,渴望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