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农产品价格受天气变化、运输条件等因素影响,产销信息不对称也是一大因素。为更好促进浦东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地产农产品产销对接,浦东新区1月20日召开2022年地产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搭建销售主体和生产主体“面对面”产销对接平台,以“订单农业”模式实现浦东农业稳增长。
以往,农业生产主体仅凭当前价格确定今后一段时期的生产计划,容易与市场实际需求脱节与偏离。为让生产主体及时掌握销售信息、稳定价格,新区农业农村委联系新区的各大农产品销售主体,依托他们在农产品销售领域长期积累和分析预测的农产品需求,公布2022年全年各时段大致的农产品需求数量。各生产主体对照销售主体需求预测,签订产销意向,计划性地开展地产农产品种植生产,控制成本、提高收益。
长期以来,浦东新区坚持高站位、高标准,持续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的“三品”战略,完善农产品生产追溯体系,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底线,打造出一批叫得响、价值高的农业品牌,为市场提供了优质、安全、可靠的地产农产品。同时,背靠上海国际大都市超强的购买能力,新区地产农产品始终是消费市场上的“热门货”,走进千家万户,成为“高品质生活”的象征。
新区农业农村委数据显示,2022年,新区水稻种植面积约17万亩,预计总产量10万吨左右;常年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万亩左右,预计总产量45万吨;南汇水蜜桃、南汇8424西瓜等特色瓜果种植面积约5.6万亩,其中,水蜜桃种植面积约2.3万亩,预计总产量2.5万吨,西瓜种植面积约1.1万亩,预计总产量3万吨;甜瓜种植面积约7000亩,预计总产量1.4万吨,蜜梨种植面积约7500亩,预计总产量1.5万吨,葡萄种植面积约7600亩,预计总产量1万吨。
老百姓需要绿色生态农产品,市场同样需要保质保量的稳定供给,新区则不断探索深入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本次地产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就是要牵好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牛鼻子”,通过政府授信的平台,加强规模化、集中化、品质化市场供应,让生产主体更好地按照消费结构优化生产布局,让销售主体掌握更全面的农业生产信息进而确保供应链稳定,推动浦东新区地产农产品走向市场、走近市民,达成生产主体、经营主体以及消费主体的共赢局面。
会上,包括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多个销售主体公布了2022年对浦东地产农产品的需求,对大米、蔬果等地产生鲜采购需求进行了分析预测和整理,对产品品种、需求月份、品质要求、包装规格等详细信息进行了公布,引导生产主体在签订采购意向的前提下制定种植计划,实现“订单农业”生产方式。
部分初步达成意向的生产主体和需求主体,还在现场签约。例如,浦粮公司与沧海桑田、良元合作社与品杰家庭农场等就大米类产销签约;清美集团与敬亭合作社、汇宁合作社等就蔬菜类产销签约;浦农集团(浦农优鲜)与歆香合作社、桃咏合作社等就瓜果类产销签约。
品杰家庭农场负责人钱品杰告诉记者,有了这样的产销对接,让农业生产主体更加清楚应该种什么、种多少,“只要做到保质保量的生产,就不愁后续的销售,没有了后顾之忧。”
根据中央和市部署要求,浦东新区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新征程上奋力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区相关领导表示,将着力实施“五高”行动,重点做强做大10大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20个左右农业品牌建设,深化打造引领区农业品牌“高地”,继续奋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攀升,在全国农业农村发展中树起浦东标杆,体现出引领区和先行者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