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现有6000余支群众文化团队,需要凝聚力量的“领头羊”。11月23日下午,浦东首批17支示范级群众文化团队中的7支代表团队,走进初次启用的浦东群艺馆新馆实验剧场,在“大地繁花——浦东新区首批示范级群众文化团队创建工作分享会直播间”中各显风采,并获得13.8万次的点击量。
面对直播镜头,上海三林舞龙队、新场镇锣鼓书艺术团、陆家嘴海派秧歌队、周浦摄影队、浦东爱乐乐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星海艺术团舞蹈团、尤克天使文化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介绍过往成绩,交流管理经验,并畅谈未来计划。上海市政协委员、研究馆员、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吴榕美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冯佳一同对群文团队进行专业指导。
6000取17,比例仅为0.3%,示范级群文团队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据介绍,上海三林舞龙队、新场镇锣鼓书艺术团、陆家嘴海派秧歌队不仅精彩演绎浦东非遗项目,在学校、社区等地积极普及传承非遗艺术,还走出浦东,在长三角、国内外展现非遗魅力;周浦摄影队则用影像记录浦东周浦的建设成就、风土人情、展示工作、生活中的感动瞬间和精彩故事;浦东爱乐乐团是群文团队中的“专业队”,乐手多毕业于全国各大音乐院校,并不乏从世界著名音乐学府学成归国的青年演奏家;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星海艺术团舞蹈团则从大学生社团升级而来,在上海及全国比赛中屡获奖项;尤克天使文化志愿服务队是扎根金桥碧云国际社区的“多国部队”,多位成员背着小吉他现场弹唱,将直播间氛围引入最高潮。
记者了解到,获得“示范”称号的团队,是实实在在“考级”考出来的。根据《浦东新区文化团队建设实施方案》以及《浦东新区星级文化团队建设标准》,全区群文团队将陆续参评,争取一星、二星、三星、四星、五星乃至最高的示范级,星级越高能获得更高程度的扶持倾斜。而让“先进”带动“后进”,也是此次网络直播活动的初衷。据悉,浦东正通过不断完善团队建设方案与星级标准,“以评促建”,逐步上升到理论与体系层面,总结探索适合浦东群众文化团队的“浦东模式”和“浦东经验”。
除打造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浦东群文团队建设体系外,今年,浦东还邀请茅善玉、王汝刚等36位名家与36个街镇结对共建,推出“一街镇一导师一精品团队”,培育原创精品,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浦东群文水平。正在试运营阶段的浦东群艺馆新馆,也定于每周五举行“周周演”暨市民文化体验日专场演出,为优秀群文团队提供展示平台,用“群众演给群众看”,让更多市民感受到浦东公共文化服务能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