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信息技术 > 图片新闻
找到刚需痛点仍是破解物联网发展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9-10-30  来源:中国电子报  

  今年是5G商用元年,随着5G、LoRa以及NB-IoT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有数据显示,到2020年,全球将有204亿件联网产品投入使用,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联网数量将达到252亿件。看起来,物联网的发展正进入“井喷”的利好期,大规模的“物与物”联网、在线形成巨大数据将创造难以估量的巨大价值。

找到刚需痛点仍是破解物联网发展的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提醒整个产业界,事实上物联网的发展并非“一片乐观”,仍有六大障碍亟待破解:第一,物联网建设成本急需下降。第二,数据挖掘的价值尚未完全体现。第三,物联网安全方面的挑战较大。第四,物联网商业模式仍需进一步探索拓展。第五,物联网法律法规急需完善。第六,缺乏以物联网为主营业务的龙头企业。而记者认为,在邬贺铨院士所谈及的六大挑战中,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仍是推动物联网发展关键,如何找到产业与社会的痛点问题,找到刚需场景,从而建立可持续、可变现的商业模式仍是物联网产业破题的关键,仍是“重中之重”。

  就像邬贺铨院士所说:“当前中国物联网在行业应用中发展较好的,基本上都是政府买单的领域,如智慧城市中的安全监管监控、交通监控等,而其他项目想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并进入良性循环,仍较困难,需进一步探索拓展。”而事实上,在现实的场景中,尤其是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大量刚需场景,现在缺乏的只是发现刚需问题的“眼睛”。

  10月25日在科创板挂牌上市的海尔生物,是一家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提供基于物联网的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我们都知道在医疗领域,从血液到疫苗到生物样本,都面临存储与运输的问题,而且常常面临信息不对称导致错种疫苗、问题疫苗以及血液不合理利用等诸多问题,而该公司推出的物联网生物样本库方案、血液网方案和疫苗网方案就能够很好地破解这些难题。该公司被资本界广泛看好,因为解决了这些行业的痛点。

  前几天,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在广州透露,目前联想创投的主要投资方向是“智能互联网”的新物种,这些新物种是真正懂得数据智能的力量的企业。而在此前贺志强曾谈及联想投资的中飞艾维,这是一家做电网巡线检测的物联网公司,利用无人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就可以提升电力行业电网巡线效率,比传统人力巡线检测效率提升20倍,精准率提升10倍。而最近联想创投在大湾区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智慧工业、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通过物联网、AI与传统产业结合,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这两个例子释放出几个关键信息。其一,在产业互联网领域,有大量的产业痛点场景是智能物联网可以开掘的市场。如果说过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主要是眼睛紧盯“消费市场”来找商机,那么在物联网时代我们开掘市场要眼睛紧盯“产业市场”。其二,构建可持续的产业物联网商业模式,需要围绕“数据”来构建价值链,通过物与物相连获得丰盈数据,实现精准感知,获得智慧,破解产业痛点难题。正像邬贺铨院士所言,随着5G到来,物联网的发展已经从原来的单点智能走向了主动智能发展时代。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

  5G+AI将使物联网走向智能物联网

  移动通信大约10年发展一代,每一代峰值速率都是前一代的约1000倍。5G是4G的自然延伸,更是一场革命。如果说1G-4G是面向个人的,5G则是面向产业互联网的,它增强移动宽带,低时延、广覆盖、大连接,支撑移动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应用,推动了物联网向智能物联网发展。在工业领域,5G环境下的工业互联网将在物流、建筑、冶金、化工、机械制造等领域广泛落地,实现生产流程的再造,全面推进自动化、智能化。在上海首个5G+工业互联网园区内,过去,电缆对连靠有经验的技工与助手合作操作完成;现在,普通工人戴上5G AI头盔根据指令对接即可,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准确性。5G带来的震撼超越个体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体验,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据测算,到2035年,5G将给全球产出增加12.3万亿美元;2020—2035年将使全球GDP增加7%,新增大批就业机会。5G是网络新技术的集中体现,是当代高新技术的制高点之一,它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融合发展正催生新业态。随着5G的全面渗透,社会发展和民生服务将不断获得新动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将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工程院院士邱爱慈:

  电力物联网要解决“感”更要解决“知”

  智能感知终端是泛在电力物联网最小感知单元。传感与数据智能的结合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特征,将多传感器管理、轻量级数据处理及智能算法下沉至感知终端,充分利用终端边缘计算能力,实现云端交互协同计算,是在当前技术水平下,降低系统资源成本、提升效率的重要途径。感知不仅仅要“感”,更重要的是要“知”,这对传感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在通信技术方面,构建光通信网、无线专网、卫星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等融合发展,持续调优的通信网络,才能够全面支撑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边缘计算技术同样是泛在电力物联网最核心的基础技术之一,它是连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桥梁。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已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电力系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电力设备、信息设备、材料、芯片等技术,若是长期受制于人,将对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埋下非常大的隐患。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是全行业关注的大事,一定要提前布局基础性、核心技术研究,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成果,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分阶段实施策略,加强开放共享力度,增强服务意识,统筹考虑安全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

  工业互联网实施主体需要多样性

  发展工业互联网和传统的消费互联网不一样,也需要新的思路。传统消费互联网商业模式上是先烧钱、圈用户、攒流量,这种模式我认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是难以复制的。从实施主体上讲,消费互联网基本上形成了垄断、赢者通吃,工业互联网可能是需要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它的实施主体应该是多样化的。从技术上,不同于互联网技术高度成熟,工业互联网的核心技术还有望突破,技术路线还不明确。

  比如工控行业,大量联网协议需要统一。从生态平台上看,消费互联网依赖于iOS、安卓操作系统,已经构建了相应的APP平台。工业互联网要达成这样的模式就需要新的特定的操作系统及其相应的配套平台。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发展工业互联网我们需要蹄疾步稳、要求实效。现在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政府热、企业冷。政府在鼓励企业上云、鼓励企业上网,但我们很多企业没有看到实质性的好处,在观望、在等待,所以要避免这种运动式的推进导致的无谓浪费,所以要务实。

  同时也不能一味追求规模,行业特点千差万别,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参差不齐,多数企业的数字化水平还比较低。应该是成熟一家企业、落地一家企业,成熟一个行业、落地一个行业。我们还需要高度关注问题的导向,主要针对企业生产中间的问题,去解决问题。企业部署工业互联网是需要投入的,需要产生成本的,也需要考虑它的投资回报,所以说怎么样结合企业实际,强调问题导向,这是一个关键。

上一条:他山“AI触觉传感芯片”正式签约
下一条:年中纺织产业的淡季 纺织企业却正迎来三大“好事”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