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成都市 > 文字新闻
成都建立转型后企业陪伴式发展工作模式
发布时间:2024-05-14  来源:成都日报  发布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要怎么转?会不会“抹去”多年苦心经营的那段经历?温江区经营者刘扬动了将自己的餐饮店升级为一家企业的念头,在他犹豫不决时,温江区市场监管局把政策送上了门。

  “他们把政策宣讲会开进了社区、商超、批发市场,帮我们理清思路、搞懂政策。”刘扬说,很多个体工商户就是在政策宣讲会现场,迈出了“个转企”的第一步。

  近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提出将实施企业“四上一增”攻坚行动。实施“转企升规”专项攻坚正是其中之一,将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0家以上,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00家以上。

  做大做强

  最快1小时内领取新证照

  去年底,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喜讯,四川实有经营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其中实有企业268万户、个体工商户621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万户。意味着作为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市场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在稳增长、稳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个转企”,顾名思义就是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个体工商户成长到一定程度就会受限,比如在项目招投标、产业链配套中,甲方会把是否企业作为一道“门槛”。所以,“个转企”不只是改个名称,更意味着企业规模变大、竞争力变强。

  虽说“个转企”是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可在不少个体工商户的心里,其中牵涉部门多、流程繁琐,办理过程中,申请人容易出现多头跑、来回跑的情况,费时又费力。

  “没想到这么快,这么方便!”在实际操作中,经营者代女士感慨道,“今年3月11日,我向社区咨询‘个转企’申请流程,3月12日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提交申请,次日就拿到了相关证照,便捷又高效。”由她经营的一家药房,完成了个体工商户向企业身份转变,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温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雷民敬告诉记者,自今年1月16日起,该局进一步强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执行力度,在开通绿色通道的同时,安排专员指导申请人办理“个转企”事项,提档优先受理“个转企”事项申请,畅通“部门—镇(街道)—企业”线上即时沟通渠道,线上线下同步解答群众咨询疑问,及时共享服务信息,推动实现企业诉求“马上就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

  随着一系列提效措施的落地,目前,申请人最快可在1小时内领取新的证照。

  转型升级

  建设“个转企”重点培育库

  “原本只想办理‘个转企’业务,没想到同时办理了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司升级即开业。”邛崃市一家白酒小作坊出于提档升级需求,向邛崃市市场监管局提出“个转企”的申请,顺利升级为有限公司。

  “在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酒业监管队伍第一时间介入,对我们进行全程指导服务。”该企业负责人回忆当时的情景,监管队伍先后进行了20余次指导,围绕企业的生产布局、设施设备、工艺流程、产品贮存、企旅环境相宜打造等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监管队伍还主动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沟通,开辟了食品生产许可办理“绿色通道”,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取得了食品生产许可。

  “证照联办,同步升级。”邛崃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优化办事流程,邛崃市“个转企”登记流程已由两个流程压缩为一个,不仅提升了政务服务效率,也便利了市场主体。

  采访中,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推动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高效办”,减少市场主体的办事时间和成本,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个转企”336户,办结效率较同期进一步提升。

  此外,在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方面,我市积极建设“个转企”重点培育库,建立转型后企业陪伴式发展工作模式,从“一时”到“一直”,确保转型后企业持续健康长效发展。

上一条:聚焦产业精准对接 瞄准赛道补链强链 黄河赴上海开展招商活动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