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开发区新闻 > 城口县 > 文字新闻
城口:独脚村民成为带富一方的“头雁”
发布时间:2024-04-07  来源:华龙网  发布开发区:重庆城口工业园区

  张由均是城口县蓼子乡金寨村人,年轻时不幸被砸断左小腿。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张由均并没有暗自颓废,勇敢地和磨难抗衡,经过27年的不懈拼搏,他不仅成为村里的生猪养殖大户,还带动5户残疾人养猪致富,成长为带富一方的“头雁”。

  务工惨遭意外 在痛苦中坚韧求生

  1996年,29岁的张由均在外务工,工作时不幸被倒下的树木砸断了左腿。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张由均在院期间十分配合治疗,虽然过程中疼痛难忍,但他也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为了能够重新站起来,张由均自己动手做了根拐杖,刚开始,他利用拐杖和椅子在床边来回挪步,随着慢慢练习,他能够站立的时间变得越来越久,走路也变得更加灵活,张由均开始一瘸一拐地跟着妻子出门干活。

  那时,金寨村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留下了大片荒芜的田地。看着这些荒地,张由均脑子里浮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把这些地都开垦出来多种些粮食,先填饱肚子,剩余的粮食可以用来喂养牲畜挣点钱。

  金寨村的土地坡度大,张由均只有一只脚,挥舞锄头的时候,人就跟着锄头摔出去了,无论他怎么使劲,都很容易摔倒在地里。看着大片的荒地,张由均内心非常地坚定,他一定要把这些地给“啃”下来,于是他干脆丢掉拐杖,在地里爬着干活,就不会再摔倒了。

  之后,张由均一空下来就到地里去练习干活,慢慢地,他发现不应该用拐杖撑住身子,而是要用残缺的大腿压住拐杖,这样才能掌握身体的重心,加上自己体力不错,张由均终于能稳稳地站着挖地了。

  几年时间,张由均夫妇开垦了大量的闲置土地种植粮食,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还攒够了足够的粮食养猪卖钱,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张由均的干劲就更足了。

  身残志坚 众望所归当上社长

  都说三十而立,张由均在快三十的时候失去了自己的左腿,可是他靠着自己顽强的意志把自己立在了命运之上,那几年,张由均从学爬开始,再一次站了起来,他像普通人一样,又能挖地种菜了,甚至还和儿子一起盖好了自己的房子。

  村民被张由均身残志坚的故事打动着,加上他见多识广、平时又能说会道,村民都推选他当社长。“刚开始还有些顾虑,担心自己的身体不能为大家办好事,让大家失望。”面对张由均的担忧,妻子贴心地安慰他、鼓励他,在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张由均勇敢地跨出了这一步。

  在当上社长之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带领村民们走出一条像样的致富路出来。当时的村里没有太多可以售卖的经济作物,但是村里田多地多,家家户户的粮食也是多有剩余。针对这样的情况,张由均就把自己家喂养的猪仔便宜卖给村民,即使有些村民一时拿不出钱,他也让村民先养猪,售卖换钱后再付钱。

  传授经验 带领村民养猪走上致富路

  金寨村山高林大,如何才能致富?找到了养猪致富的方向,张由均就积极参加县上科学喂养的培训,在日积月累中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养殖方式。为了让村民掌握喂养技术,他还拄着拐杖挨家挨户传授自己摸索出的经验。

  “我都是自己喂养母猪,自繁自养,既降低了成本,也不受外界病疫的影响。要像带自己的孩子,仔细观察它们的饮食、排便、精神状态。”张由均说。

  在金寨村八组,还有5名生活和工作困难重重的残疾村民,张由均经常用自己的经历鼓励他们,还带动他们一起养猪。为了解决这几位残疾人的困难,张由均和他们签订协议,除了送猪崽外,养猪场还优先雇佣他们干活,也会优先收购他们的粮食用于养猪。在这样的帮助这下,这几位残疾人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后来,张由均自己建了一座长24米、宽8米的饲养场,计划提供猪崽带动村民一起喂养,村里的生猪专业合作社有腊肉加工坊,养猪不愁不赚钱。如今,金寨村已经成为了养猪专业村,每年每户至少有30头猪,200头以上的就有3家。

上一条:国家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进老年大学
下一条:永乐店邀专家解读十八大精神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