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科技研发 > 文字新闻
深理工携手韩国高校科研团队开发技术揭开奥秘 食盐是怎么溶解的
发布时间:2024-03-25  来源:深圳商报  

  日前, 深圳理工大学(筹)、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丁峰教授联合韩国蔚山科学技术大学新材料工程系教授Shin Hyung-jun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单离子控制技术”,首次成功地在原子级别上观察到了食盐的溶解过程,并实现在原子级别控制食盐(氯化钠)的溶解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

  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在理论意义上为理解溶液中带电原子(离子)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还可能对电池、半导体等众多应用领域新材料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盐的溶解过程看似简单,但其背后的带电离子的行为却极为复杂。传统的研究方法只能测量溶液中离子的平均特性,而无法精确观察到单个离子的行为。过往科学家们倾注了很多努力,但仍然没能观察到食盐在水中溶解的原子过程。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丁峰、Shin Hyung-jun研究团队在极低温度(-268.8℃)下,将单个水分子沉积在仅有2到3个原子厚度的薄盐膜上,利用具有原子级分辨率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实现了精确控制水分子移动,并观察到了食盐中单个氯离子的溶解过程。

  研究人员发现,通过精确控制水分子的位置和移动,可以在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产生显著的相互作用差异。氯离子由于其较高的极化率,比钠离子更容易与水分子发生反应,从而导致选择性的溶解。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离子溶解的微观机制,也为新型材料的设计提供了可能。

  深圳理工大学(筹)材能学院丁峰教授介绍,理论计算与模拟对于在理解发生在材料表面的动力学过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是他长期以来提出“材料制造、理论先行”的成功实践的典范。

上一条:西安阳易信息技术:实现国内替代 填补行业空白
下一条:今年国务院将为企业减负超万亿元 降费占六成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4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